经验分享 | 中科院物理所实习
我于2013年2月27日抵达中科院物理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设计。根据之前同学的建议,我先到宿舍楼办理入住手续。管理处的阿姨对我这种情况习以为常,很迅速地处理完各种手续,接着去办门禁卡、饭卡、洗澡卡、银行卡、公交卡等,大大小小的卡瞬间把我的钱包弄鼓了。来到所里之后,看了两天论文,对组里做过的研究有了基本的了解,于是我兴奋地去找老师要课题,准备自己做实验。导师便要我跟着师兄E做某物质跟DNA的相互作用,然后给我讲解了一下思路和目前的情况。我当时听得非常激动,突然发现这个很有意义,感觉自己终于走在了科学的大道上,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叫“干劲”的东西!最后事实证明,干劲每天最多只能用来看十几个小时文献而已。后来师兄和我聊天,对我说,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基本只是练技术,说白了,就是跟着前辈做实验;还有一点,大老板都是“忽悠”的高手,能把自己的研究思路讲得激动人心。
办公室每天九点开工,没有签到制度。进去碰到谁都是师兄师姐,打招呼吧,人家不认识你;不打招呼吧,真没礼貌,我只能撑着笑脸飞速走过。办公室的师姐人很好,看论文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问;决定课题的时候可以去各个办公室串门,和师兄聊天,组里气氛挺融洽的,有谁带了零食也都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晚上十一点半回到寝室的我本以为已经很迟,却发现寝室里竟然没有人!我的神啊!这是怎样的世界啊!十一点半了啊!师兄你们有没有睡觉的观念?——或许这就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吧。
经过几天的观察后,我发现师兄们基本十二点后回来,简直让提前半个小时回来的我感到内疚!由于平时不睡午觉没回过寝室,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午休的习惯,不过偶然有一天下午回了趟寝室,却发现有个师兄正在用iPad自学德语!不是从语法单词开始,而是直接拿电影跟着念,师兄告诉我这是先练习语感。我不禁感叹:我每天都跟什么样的人睡一个屋啊!
在所里的生活步入正轨之后,我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看文献和做实验(准确地说是练手)。看文献的时候经常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有些纯粹是专业代沟引起的,我就到网易公开课上猛补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带我的大师兄经常过问我的学习进展,要求我学实验的时候做笔记,我也很认真地写了电子版的步骤给他过目。实习期间参加了几次组会,记得在那次最为活跃的组会上,由于对某个实验现象没有理论上的解释,老师们各执一词,我也偷偷构思了几个idea。
老师后来回头问,新来的同学有没有什么想法,我一惊,觉得提出来会丢脸,没敢吭声。散会之后我偷偷去找老师和师兄讨论,提了自己的想法,结果第一个idea被毙掉了(化学知识严重不足的后果),第二个idea又被毙掉了,恰恰是最后一个我本来并不重视的idea让老师觉得“有点意思”,可以做做看,瞬间热泪盈眶。
接下来的生活,就是之前日子的不断重复,最终我在实验室的师兄师姐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毕设作品。
在看过了两位前辈的实际案例后,相信大家对保研后的毕业设计过程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以保研论坛上诸多同学发表的零散的毕设感想为基础,为大家整理出一些毕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仅供参考。
① 做事情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一旦用心,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多起来。做事用不用心,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自主性和主动性要靠自己去培养,更要靠自己的责任感来提升,切忌耍小聪明;
② 每天的工作量是不同的,但是每天的节奏感应当是一样的。任务多的时候,只能尽量加快节奏;任务少的时候,千万不能减缓节奏,这样才能增加生活的充实度;
③ 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孤独不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心态。心态的问题需要用心来克服,不是外在行为模式改变可以医治的;
④ 很多研究生和导师交往时,只有紧张的心态,而没有紧张感。紧张的心态往往导致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一错再错,而紧张感则强调遇事三思;
⑤ 作为研究生,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把“不知道”变成“知道”。做科学研究不能等、靠、要,而要学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多事情导师也不熟悉,学生去请教导师,他也要依靠资料检索才有答案。学习,永远没有穷尽,对导师和研究生是一视同仁的,所以尽量不要把当由自己挑的担子丢给导师,这样只会降低你在导师心目中的印象分;
⑥ 对于错误,应当具备辩证思维,就算做错了事情也没有关系。只有不断犯错误才能进步。总不犯错误,很可能意味着犯大错误的时机就快来了,或者根本没有进步,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
⑦ 遇到棘手的难题时,向导师请教是一条重要途径。不过,我们要学会听话听音,如果导师已经透露该问题有解决的途径,那就不要图省事,装聋作哑;
⑧ 学生完成科研任务的质量和时间成正比,但正比的系数是和能力成正相关的。不是多花时间,就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学术研究领域尤其如此。慢工固然可能出细活,但是能力不足就不是快慢问题了,而是质量好坏的问题;
⑨ 毕设前期,尤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主要是看文献和练技术,这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专业有所不同,看文献时也会异常痛苦,这时候你自己不仅要补课,还要勤问师兄师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