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具有推免资格(食品科学、食品安全或分析化学方向)的本科生申请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机构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
机构其他资质: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主要从事食品质量安全研究,欢迎食品科学,质量安全,以及仪器分析专业的具有免推资格的考生申请我的2019年硕士推免
硕士期间待遇:
1、每月工资1500-3000元。
2、发表SCI文章根据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每篇奖励2000-5000元不等。
周金慧,男,博士,副研究员,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蜂产品质量安全与分析,主要从事蜂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主持或参加了自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业行业标准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等10余项课题。
共发表文章 50余 篇,其中在国际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英文文章30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Analytical Biochemistry,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Chromatographia,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和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作为审稿人为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Analytical Chimica Acta, 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和Talanta等杂志审稿)。出版专业书籍4部,其中副主编3部。
工作经历:
2005.7—至今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2007.10 加拿大JRLAB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
2011.09.04-2011.10.03 比利时Universitéde Liège化学计量学培训
2012.01.30-2012.02.03 美国安捷伦质谱实验室培训
2016.07-2017.07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问学者
联系方式:zhoujinhui@caas.cn
个人链接:
http://iar.caas.cn/yjsjy/dsjj/sssds/43289.htm
http://www.ciber.science.uwa.edu.au/People/JinhuiZhou/Jinhuipubs.html#opennewwindow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Jinhui_Zhou2
https://scholar.google.com.au/citations?hl=zh-CN&user=9vzPXbM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实验室介绍:
1、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为主要目标,以蜂产品标准与检验检测,蜂产品危害因子污染机理,蜂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蜂产品营养功能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努力解决学科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重点加快发展以高效分析与评价关键技术、生产源头与过程控制技术、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等为基础的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体系,提高蜂业综合质量水平,增强蜂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我国蜂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2、 科研条件
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下设的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与评价中心和蜂产品研究室人员组成,实验室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研究方向分别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风险评估。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2名,全部是来自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5名;中级职称人员15名,其他2人;按学历统计,有博士14名、硕士10名、本科8名。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建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人员专业分属于化学、蜂学、食品科学等,涵盖所需专业领域,人员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实验室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固定资产约3263余万元,配备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仪、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同位素质谱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凝胶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148台套。
2011年-2015年间,实验室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工作4项,国家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重大专项4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1项、“948”课题1项等为代表的研究课题30余项,主持承担了标准制修订项目近20项,在课题数量和研究深度上均有较大的提高。研究内容涉及危害因子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产地标识与溯源技术、蜂产品安全食用与加工技术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室到位经费达到3700多万元,其中科研(包括标准制修订)经费2100多万元,质量安全专项经费近1600万元。
3、 科研成果
2011年-2015年,实验室先后获得省部级奖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2项;发表中文专著12部。发表论文69篇,其中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Chromatographia,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和Journalof AOAC International 等国际期刊发表SCI/EI论文 48篇,涉及污染物残留,蜂产品品种和产地溯源,活性物质分析等研究领域。此外“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和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KJ2015-D1-016-01),“融合检测技术的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5农-2-004)。
主持和参与制定近30项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其中已结题的10项包括“蜂蜜中氟胺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蜂蜜中氟氯苯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负化学源)”、“无公害食品 蜂蜜”,“无公害食品 蜂王浆与蜂王浆冻干粉”、“蜂蜡中石蜡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蜂产品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的测定”“蜂蜜中脯氨酸的测定”和“蜂蜡中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的测定”。正在执行的10项包括“蜂毒中蜂毒肽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蜂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和氟苯尼考胺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产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产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产品中蝇毒磷残留测定 气相色谱法”、“蜂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多残留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蜂产品中酞丁胺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蜂蜜中升华硫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承担了国内市场实施质量和安全监控的检测工作,为科研工作和行业贸易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数据,并为各地检测机构和企业培养了大批检测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