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优秀大学生交流,增进全国各校优秀大学生对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及相关学科专业的了解,特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现启动报名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北京理工大学及机械与车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创办于1940年,前身是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七十多年栉风沐雨,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1942年秋,毛泽东同志亲自为自然科学院题写了校名;1952年,学校的航空系被抽调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冶金系被抽调参与组建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采矿系及专修科被抽调参与组建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2012年,学校首次进入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大学100强”和“世界大学500强”,在入选的19所中国高校中名列第13位(并列)。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是中国知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综合实力处于中国国内同类高校前列,为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院从1943年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机械工程系发展而来,本着为国家培养工业建设的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1948年机械系作为华北大学工学院一员迁入北京,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获得中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了我国第二代坦克总设计师方慰先高级工程师、155自行火炮总设计师苏哲子院士、雄狮坦克总设计师毛明研究员,第十二至十四届中共中央委员阮崇武,第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张俊九、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焦开河、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华荣、总装备部副部长邱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用动力首席科学家王增全等杰出人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2002年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校附属工程合并为现在的机械与车辆学院,至今已有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制造工程系、机电科学基础部、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办公室七个系级单位。全院教职工314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人员124人,在校学生近4000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973首席5人;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者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4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2人等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名,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4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等杰出团队。 学院以培养理想高远、学术精深、体魄强健和心境恬美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研究生获上银、北京市优博等5篇。学院现有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5个本科专业,1个机械工程全英文教育专业。其中,装甲车辆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工信部重点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为国防紧缺本科专业,装甲车辆工程同时还为国防重点本科专业。此外,装甲车辆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并于2014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年来,学院在教育教学成果方面成果显著,获批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与视频公开课3门、省部级以上十二五规划教材10余本,获得国家与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获批省部级以上教改立项项目3项。学院通过制度保障、条件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近三年由学院支持的创新团队及个人获国家、国际级竞赛奖项107项,省区级竞赛奖项53项。 学院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30余所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为开展学术前沿研究、培养和引进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学院年均派出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进行短期以及半年至两年的交流和联合双学位培养,其中,每年赴德国TU9等著名工科高校完成大四两学期交换任务的本科生近80名。 学院的科研工作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在车辆总体、车辆传动、车辆电子、车辆悬架、新概念车辆、车辆结构强度与振动噪声、大功率柴油机总体技术、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发动机增压、先进加工、微小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工程、激光微纳制造、检测与控制、机电系统与装备、交通规划与控制等方向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车辆传动、电动车辆、智能车辆、大功率柴油机、难加工材料加工、激光微纳制造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近五年,学院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973基础研究项目(以首席单位获批国防973项目4项,科技部973项目1项,青年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和重点)/重点/杰青/仪器专项/忧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863高技术项目、总装探索一代项目、总装预研项目和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等,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亿元。近五年来学院总计授权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30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0余篇,EI收录1000余篇,ESI论文28篇。 二、暑期学术夏令营接收对象 本届活动拟接收营员约100名,重点面向:具备较强学科专业实力的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方向的优秀大学生;数学、力学、物理学等理工类基础专业方向的优秀大学生;自动化、信息科学、航空宇航、兵器科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其中重点关注有意愿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或者有硕博连读意向的优秀大学生。本届活动还将吸纳30名机械与车辆学院优秀本科三年级在校生共同参与夏令营活动。 各专业接收对象须满足以下条件: 1. 高校优秀本科三年级在校生; 2. 政治坚定,品学兼优,在校期间无违纪记录,在师生中有良好口碑; 3. 学习成绩优异,具有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愿望及潜质,对所报学科方向有浓厚兴趣; 4. 英语水平优良,国家六级达到425以上或者其他同等级别英语水平证明; 5. 性格开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6. 可参阅优先条件:达到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要求,本科期间具有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参赛获奖、专利、论文等),本科期间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等。 三、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安排 第一天(周日):营员报到,开展建班班会; 第二天(周一):上午举办开营仪式、校史馆参观,下午参观西山实验室; 第三天(周二):白天参观科研实验平台和实验中心,晚上举办体育联谊活动; 第四天(周三):白天各系召开学术研讨会或交流座谈会; 第五天(周四):全天进行专业技能和研究生培养潜质面试,晚上举办结营晚会; 第六天(周五):举办结营仪式,公布优秀营员,发放证书并欢送营员。 面试相关事宜:营员可在确定参营资格后,可以提前主动联系相关研究生导师,在夏令营学术交流期间与导师签署《导师营员协议书》(附件2),并在面试前将协议书交至夏令营面试组,作为面试打分参考;营员也可在无协议书的情况下直接参加面试。 四、暑期学术夏令营时间计划 5月12日—6月9日,宣传报名; 6月9日—6月19日,选拔确定营员名单; 6月19日—6月29日,公布营员名单并收取参营回执; 7月10日—7月14日(具体时间安排等录取的邮件通知),举办学术夏令营活动。 五、暑期学术夏令营政策激励 1. 优秀营员名额:根据学院可接收推免生的名额并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 2. 优秀营员政策:发放证书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证明(拟录取专业根据本人志愿及其在本届活动中所参加的面试组别和相关表现综合考虑确定),说明如下: (1)对于能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营员”,届时可免复试直接录取到相应专业; (2)对于未能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营员”,2017年报考机械与车辆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 本届活动期间中产生的市内交通费、场地费、资料费、住宿费、参观学习活动费、餐饮生活补贴(40元/天)均由机械与车辆学院承担;对于被评为“优秀营员”且在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中被机械与车辆学院录取的,可报销暑期赴京参加本届活动的差旅费,差旅费根据票据报销,来(去)地应为其高校所在地或家庭所在地,标准不超过硬卧或动车二等座。 4.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研究生相关奖助学金一览: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覆盖面为100%;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助学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4000元;覆盖面为100%;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7000元,覆盖面为100%;,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一等奖为8000元、二等奖为4000元,综合覆盖面为70%;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助教和助管岗位津贴:博士兼职辅导员每生每月2000元,博士德育助管每生每月1000元,硕士德育助管每生每月800元;学院内每届约30个岗位;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学院内各届博士研究生每年约15个名额;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学院内各届硕士研究生每年约20个名额; 北京理工大学以及机械与车辆学院设立的各类社会捐助奖学金,各生根据自己情况申报。 六、暑期学术夏令营报名办法 2017年6月9日中午12:00前将《2017夏令营报名表》(附件1)(word版本、pdf扫描版各一份)发送至bitsmexly@163.com;邮件命名格式参照“北海大学机械专业张三”;报名表命名格式参照“北海大学机械专业张三——报名表”; 参加夏令营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有: 1、本科成绩单(需加盖教务处公章)和英语水平证明材料; 2、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和学生证复印件; 3、其他与上述“申请资格”要求相符的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奖状复印件、各类证书等)。 七、本校志愿者报名办法 请有意参加夏令营活动的本学院的2014级本科生同学们通过填写本校志愿者报名表(附件4)发送至bitsmexly@163.com;件格式参照“北海大学机械专业张三”;报名表命名格式参照“北海大学机械专业张三——报名表”。 志愿者无需承担较大工作,主要任务为与外校同学们全程共同参与,建议有保研/考研意向的同学们积极参加,为研究生生涯打好基础。 注:组委会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各个报名者的资格进行审核,录取信息将于2017年6月24日前进行邮件通知,请申请者密切关注自己的邮件。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韩 阳、张 津 010-68914347、68913674-602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2017年5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