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微信,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保研论坛微信公众号

关注
微博

联系
商务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联系

个人
中心

个人中心

Individual center

快速
发帖

顶部
查看: 1070|回复: 0

[保研干货] 面试时的社死现场,怎么补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 小时前
  • 3653

    主题

    505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02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相较于有较多思考缓冲时间的笔试,面试超强的现场感以及面对诸位面试老师的“拷问”,很容易出现社死现场--不小心和老师抢话、被老师当场指出错误、在某个问题上与老师辩论太长时间……
    当然,以上情况还不是最可怕的,比如不小心抢话的习惯应该好好给自己努力克制的暗示。
    又如被当场指出错误,虚心承认,并表示日后会在这方面留心之类的意思,这样的态度及表述都是老师难以继续刁难的。
    其实,更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以下问题(去年学长学姐们的泪~):


    一、没听懂老师的提问却又不敢反问而硬着头皮答非所问
    在没听懂老师提问时,就应当勇敢反问(硬着头皮作答是自己作si(*/ω\*)有硬着头皮作答的勇气,为什么没有反问的勇气呢。学姐本人应该回到去年某梦校面试现场好好扪心自问一下┭┮﹏┭┮)
    如果第一反应是硬着头皮作答,而且已经回答一部分了,不妨将错就错。等回答结束时,补充一句:“刚刚我就xxx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再回到老师的提的问题上来,麻烦老师重复以下刚刚的问题,好吗?”(先回答了相关问题,最终又以巧妙的理由请求老师把问题复述一遍。,这样岂不是完美,)~
    当然,如果在答非所问的过程中被老师打断,也还不错,老师的插入直接为我们解围了(也不用担心之前说了一堆废话,因为老师基本上会当成“这位同学可能因为太紧张,没听清我刚刚的问题”)。只要后续回答得较好,老师满意就OK~



    二、自己的观点被老师当场怼

    一般情况下,在面试场合,老师们都是心平气和,非常友善的,但是也不乏一些老师,想通过压力面来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水平;
    作为一名具有面试资格的高校老师,要为难一个本科生还是非常容易的。他们可能就在专业面试环节中,我们的某些观点进行刁难;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保持的态度是不卑不亢,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质疑自己,而是要静下心来沉稳了,进行思考,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搜寻与相关的观点相联系的知识点,再重新思考老师进行质疑的这样一种动机;
    如果确实是自己的思考存在纰漏,那么那么我们此时可以虚心承认自己的缺点,然后表示以后一定会认真的进行思考。感谢老师提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感觉是老师有意刁难我们,首先应该保持礼貌的态度,并且指出自己为何这样进行思考,有什么样的一句,然后再虚心的请教老师进一步的意见,批评和指正。



    三、申请思考后依然不会的问题

    在一些比较具有挑战性的面试场合,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比较难回答的发散性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申请一定的思考时间,比如说20秒到半分钟对,但是在申请思考之后,依然不会的问题,我们这个时候也不要觉得太尴尬,虚心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表示这是目前我的这个知识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也经过了比较深入的思考,还是感觉回答这个问题有困难,所以希望老师指正,在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也会有意识的关注这个领域的问题。

    了解了以上的面试社死现场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学习要给出大家一个进阶班的建议,就是尝试把握面试话题的主动权。



    四、进阶版建议——尝试把握话题主动权

    “让我们把握话题主动权”乍一听感觉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因为貌似主动权完全是掌握在老师的手里……

    但实际上,我们能在某种程度上把握整体的提问动向,那便是引导老师向自己熟悉的领域提问

    在一般的情况下,面试主要围绕我们的个人教育经历,科研经历以及专业知识这些方面展开。应对个人经历和科研经历的提问,大家需要根据文书材料信息整合组织语言;而被问及到专业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到自己文书当中提到的一些科研项目涉及到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老师们一般也会往这个方面深入挖掘(正在我们意料之中啦~)。

    一旦意识到老师所提的问题涉及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我们需要赶快有意识的转移话题。通常情况下,老师不会再就不熟悉的那个问题进行深挖(适可而止);如果老师硬是要刁难我们的话,也不要太慌张,虚心承认自身不足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保研论坛-保研信息分享交流平台 ( 京ICP备2023020782号-1

    GMT+8, 2025-3-29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