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保研小伙伴们心里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些困惑——目标院校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呢?心仪的导师会不会对我感兴趣呢?我能不能拿到目标院校的offer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信我们在了解了导师更倾向于接收什么样的学生之后,也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在自己的目前情况的基础上,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提升,以更好地迎合目标院校以及心仪导师的需求,离最终的offer更近一步。
接下来我们从导师的角度来探究一下目标院校青睐于何种学生吧~
1.吃苦耐劳
科研最重要的的有实干精神,要能吃苦,肯钻研。所以导师在收学生的时候也会格外注意学生这方面的素质,越是踏实认真就越能得到老师们的青睐。
调整方式:
如果有科研的话,针对自己在科研当中做过的工作进行包装。比如,遇到了哪些典型的困难,并且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克服的。从而,凸显出自己的吃苦耐劳的品质。
如果没有科研也可以就自己的某篇代表性学术论文写作过程铺展开来:查阅了多少文献、读过多少的相关论著,以及对部分具体问题的处理情况。
2.认真细心
把导师交代的任务很细致地做好,自然更受导师欢迎。这也是导师们短时间内就能判断出来的一个品质。平时粗心的同学在努力克服这一缺点的同时,也务必需要包装一下~
调整方式:
认真细心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文书以及所提交的论文,不能犯低级错误。让老师对我们的认真细心留下深刻印象,绝不仅仅是口头上说一说,要适当地进行引申,着重体现在学术方面。如理工科的同学可以就某一实验数据、理论展开;文科类可以就某一个研究的小细节、观点、案例展开。
3.基础知识扎实
“本科期间专业知识是否扎实”,这是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科研的基础,也直接决定了你多长时间才能培养成一个独立干活、少让老师提心吊胆的科研人员。因此不得不受到导师们的关注。
有聪明脑袋的学生们自然不占少数,但是也有基础扎实加成的更加受到导师们的青睐.
调整方式:
扎实的专业基础主要体现在专业面试方面,这几乎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所以,我们应当扎扎实实复习专业课知识,并且进行系统化的整合。理科生注重一些理论的记忆和使用,文科生要重点对所阅读过的书目进行整理,能够生发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是最理想的情况。
4.自学能力强
本科知识基本靠自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情况更是如此。加之导师一般自己的工作比较多,大部分时间是将课题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研究,而不是手把手带着一步步做。有不懂的可以和导师探讨,但导师不会将全部知识灌输给你,这就需要自身有超强的自学能力。
调整方式:
能够体现出较强的自学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文书材料当中突出自己这方面的特质,可以在《个人陈述》当中写到自学了哪些网络课程、阅读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哪些相关的论著。
另一方面是在面试过程当中体现出来。我们可以提前对于目标院校自己感兴趣方向导师的研究成果自行学习。如果对于导师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的话,导师们会对我们在印象上加分;而若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比较有见解性的表达,导师们就会更加看好我们。
5.善于交际(附加)
一定的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导师选择我们来不光是干活的,我们可能也是他重要的人脉之一,成为其阵营可以协调关系的干将。
物极必反,在展现自身较强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千万不要给导师留下“浮躁”、“不能坐冷板凳”的印象。
调整方式:
重点突出自己在本科阶段在课题组以及学生工作方面有哪些成就(尽量是小组带头人或者项目核心成员)。可以具体到某类或者更加精确到某一项活动,而不是泛泛而谈。并且适当与研究生阶段学术活动以及学生活动建立联系。
一定要把握好展现的度,在面试时的表述上也应当沉着理性,建议强调一下自己以学术研究为重的整体原则态度。
大家在了解了导师们挑选推免生的关注点之后,相信也更加明确自身应当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希望在考核之前我们就能调整至最佳状态,朝理想offer进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