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欢迎参加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夏令营
1.研究所概况
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依托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围绕人口与健康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与前沿科学问题,将光学与生物学、医学深层次交叉融合,发展特色关键技术与方法,开展与健康及重大疾病相关的检测和诊疗科学问题及核心技术的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围绕光学传感、光学诊疗、光学仪器开展: → 生物医学光谱传感技术与仪器 → 光致发光分子平台开发及应用 → 人工智能与肿瘤精准成像 → 纳米医学及慢性疾病的代谢调控研究 → 生物医学光学仪器开发 研究内容
十四五期间,围绕光学领域方向:针对生物医学问题,开展光学检测、光学成像、光学诊疗、光学仪器等研究工作,构建有组织、有梯队、有布局的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力争形成特色鲜明、成绩突出、国际前沿的学术组织体系,以改革促发展,实现一年一个台阶的跨越式发展,引领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领域方向。
2.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研究所围绕光学传感、光学诊疗、光学仪器方向,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780万)、国科金重点项目(310万)、国科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65万)、 省重点研发计划(200万)等项目,累计科研到款近4500万。
学术论文 研究所近年来在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no-micro Letters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
学术奖励 研究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获奖3项、厅级科研获奖2项。出版8本专著,包括“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并获重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
专利软著 2023年新增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软著4项。转化专利2项,校企合作成果显著,“产学研”成果稳步发展!
3.科研平台
研究所配备先进实验平台,涵盖荧光传感、光疗纳米材料、纳米探针芯片、光谱传感仪器、光学成像诊疗与智能导航等,为新型探针研发、痕量检测、诊疗纳米技术、微创设备等提供强力硬件支撑,奠定新型成像与诊疗技术的理论与技术根基。平台团队专业交叉互补,助力研究所在生物医学光子传感与诊疗领域保持国内领先。
4.师资概况
研究所拥有一支由多名资深博学的学术带头人联合一批朝气蓬勃的中青年骨干和中坚力量组成的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共19位教工,包括6位教授、9位副教授、3位助理教授和1位工程师。 其中包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校级“小米青年学者”1人,校青年拔尖人才3人,以及西安交大十大学术新人1人。入选“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2人,“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1人。
招生团队 生物医学光谱传感技术与仪器团队
赵军武 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专家,生物医学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传感技术分会委员,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材料与器件、光学功能材料和医学信号检测与诊断仪器。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7项,研究经费累计1000余万,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 邮箱: jwzhao@mail.xjtu.edu.cn
朱键 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贵金属纳米结构SPR的生物光谱传感特性研究和计算生物纳米光学。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在Small, 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H 因子达到30。荣获王宽诚育才奖,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2年度及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斯坦福大学&Elservier)。 邮箱: zhujian@mail.xjtu.edu.cn
李剑君 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生物光谱传感策略与器件;生物化学反应分析与分离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成果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生物传感分会委员,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斯坦福大学&Elservier)。 邮箱: jjunli@mail.xjtu.edu.cn
翁国军 副教授 西安交大-佐治亚理工联合培养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谱分析与体外诊断、光学纳米材料、光催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9项,已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JPCC等国际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2项,获得2020年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R04)、2019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04),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委员(2019-2027),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2024-2028)。 邮箱: gjweng@xjtu.edu.cn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多模光学诊疗方法及仪器团队
姚翠萍 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AI辅助光学诊疗方法及应用;光学检测技术与仪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两项,重大仪器专项一项。在Optics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Optics Express 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参与译著三本,参编教材两部。 邮箱: zsycp@mail.xjtu.edu.cn
王晶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内容为将光学成像与机器学习等相结合,搭建光学医学仪器。主持国科金重大仪器专项子项目及省部级项目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OpticsExpress,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等学术杂志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登记软件著作权多项。 邮箱: wangjing@mail.xjtu.edu.cn
荣强周,特聘研究员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B类,从事光声/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光学传感技术及其智能检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9年-2023 年,分别在美国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从事博士后、研究科学家、访问研究员工作。在Science,Gen Biotechnology,BME Frontier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90 余篇。获陕西省科技发明一等奖、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项。
王斯佳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光学成像与治疗和光学分子诊断方面的研究。承担国科金青年项目1项,博士后资助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多项。近五年在ACS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Molecular Pharmaceutic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其中SCI论文10篇,一作二区以上5篇。获发明专利1项。 邮箱: wang_sijia@mail.xjtu.edu.cn
辛静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精准光学诊疗方法,以及智能化光学诊疗量化评估。主持国科学金青年和面上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在Cancerletter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nanomedicine 等国际期刊发表SCI 十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项。 邮箱: xinjing@mail.xjtu.edu.cn
付磊 助理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脉冲激光诱导光致击穿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血管内钙化斑块治疗手术设备研发。主持青年基金一项,另以主要参与人参加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科金重点项目等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或者共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Express、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中国激光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
杜晓凡 助理教授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金介导的光穿孔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近红外二区内镜成像技术研究,生物医学光学仪器研发。以第一作者在Drug Delivery,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荧光传感与功能材料团队
孙晓龙 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和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识别和荧光传感研究和软物质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发表系列高水平期刊论文,包括Nat.Chem. (IF: 23.19)、Chem.Soc. Rev. (IF: 42.8), J. Am. Chem. Soc. (IF: 14.69)、ACSCent. Sci. (IF: 12.84)、Chem.Sci. (IF: 9.56)等。
谢磊 特聘研究员 博士,博士生导师,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B类。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多孔微纳机器人的组装制备与应用。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被Nature列为研究热点。曾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项,获授权国内外专利20余项。
付涛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材料、生物检测等。主持国科金、陕西省及西安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在ACSAppl. Mater. & Interf.,Anal. Chem., RSC Adv.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6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邮箱: taofu@xjtu.edu.cn
张慧 助理教授 博士,孙晓龙教授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荧光传感和生物成像技术。small methods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邮箱: huizhang@xjtu.edu.cn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纳米医学及多组学慢病机制团队
田中民 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盐敏感高血压的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2006-2009年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生理系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在研2项。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 Cell Reports,Genome Research,Hypertension, Theranostics,Biomaterials,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其中4篇论文入选 ESI 高被引用论文,1篇入选热点论文。 学术兼职: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杨哲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物材料、纳米医学、肿瘤免疫治疗等相关方面研究,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ACS Nano, 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1篇IF>80,13篇IF>10,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4篇; 获7项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此外,入选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支持计划。 联系电话: 13669205957
高迪 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的设计开发、纳米医学与肿瘤免疫治疗、纳米协同光疗制剂的开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包括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Nano-micro Letters, Small, 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及Acta Biomaterialia等,其中ESI高被引论4篇; 联系电话:17829811203 邮箱: gaodi422@xjtu.edu.cn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人才培养 学生获奖 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级竞赛获奖、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等, 2023学年获优秀研究生18人,优秀研究生干部5人。
毕业去向 毕业去向包括事业单位、高校、世界500强等。
6.交流合作
研究所五年内广泛国际合作,获基金支持的“中-德”、“中-美”、“中-韩”及两岸项目成果丰硕。与美、德等国顶尖学府共建实验室,聚焦荧光成像导航技术。与英、美知名大学保持紧密合作,推行德校联合培养及交换计划,资助学生国际交流。携手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及中科微光,于外科光辅技术、光动力皮肤病治疗及创新成像仪器研发取得“医工交叉”、“产教融合”新进展。
中德生物医学光学科学研讨会
举办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前沿交叉论坛
智能分子与传感研讨会合影留念
邀请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Amilra Prasanna De Silva教授进行演讲
邀请深圳大学屈军乐教授参观交流
研究生“空中论坛”学术交流活动
7.文娱活动
研究所积极鼓励同学参与多样化文体娱乐活动,以期愉悦了同学们的身心,营造了积极向上、百花齐放、健康文明的氛围。
联系方式
寄语
砥砺前行不畏惧,奋发向前不停息。成就自己,铸就辉煌人生。欢迎大家加入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