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
为了使全国各高校医学优秀大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促进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同时选拔优秀大学生来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造,我院举办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一、学校简介 二、学院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公共卫生学院,历经院系调整,于1976年重建卫生系,并于1998年恢复学院建制。多年来,学院秉承“立德求真、立行求实、立新求理”的院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1981年劳动卫生学和卫生统计学获批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成为首批国家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单位,2007年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第一层次),2019年预防医学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4年,公共卫生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获批建设“环境应激与慢病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2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43人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机构任职,包括国家级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11人次、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Monographs专家组分会 主 委 及 成 员 4 人 次 、 毒 理 药 理 学 领 域 权 威 期 刊 《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副主编1人。通过引育并举,形成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国伟)、美国NIEHS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皮静波)和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徐苑苑)领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中青年师资博士化率100%,骨干教师国际化率超90%。 学院现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卫生毒理学系,下辖8个教研室和6个研究室/研究中心。服务支撑平台包括实验教学中心、科学实验中心和4个行政科室。通过系统整合科研团队,强化高峰学科的特色发展,凝练出4个主要研究方向,即:环境应激与健康损害、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重大疾病预防与控制、营养与代谢性疾病防控。主体研究方向一方面相互独立,着眼于不同健康问题或同类健康问题的不同层面;另一方面相互交融,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成因并提供防治策略;同时关注医学卫生事业改革等相关卫生政策研究。 学院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智库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近五年,学院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重点专项类项目1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21项、青年基金项目16项;发表论文569篇,其中中文论文110篇,SCI论文459篇,高水平学术论文(IF值大于10分)26篇;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3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10余项。学院年招收博士研究生50名;学术硕士研究生60名,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 240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120名。学院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学院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成果奖和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0余项,国家级教学教改类课题2项,省级教学教改类课题31项。学院拥有丰厚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资源,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 门。学院另聘请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知名学者21人出任学院客座或荣誉教授,直接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配套的实验教学科研平台和软硬件系统为培育优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设备保障。学院通过牵头成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应激与健康损害专业委员会,主办系列计算毒理学培训班(获2024年LUSH PRIZE)和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 培训班,积极推动环境应激与慢性防控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转化应用。通过积极参与 WHO/IARC致癌性评价工作和主办系列现代毒理学国际云端论坛,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借助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控和儿童常见病防治宣讲和义诊、营养与健康等公益性讲座、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等社会服务。依托实验室优质科研资源,积极建设科研服务平台,先后加入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沈阳市科技条 件服务平台、中国医科大学仪器共享平台,为近300家医院提供医用透析水质量监测和科研服务。学院与WHO/IARC、美国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埃默里大学、杜克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分校、日本东北大学、筑波大学、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汉阳大学、韩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青岛大学,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联合培养青年师资3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 三、活动时间 2024年8月5日 四、申请资格 (一)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高等学校202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报名考生所在学校需具备推免资格; (三)学习成绩优秀,本科阶段总成绩排名在同年级本专业前50%之内,在校期间必修课程无不及格及重修,且达到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要求; (四)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五)有志于从事医学领域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较好科研潜质,在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优先考虑; (六)在校期间参加过校外科研活动小组,有论文发表者优先考虑; (七)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选拔考核 我校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夏令营营员进行面试考核,考核方案参照《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附件5),考核优秀者取得我校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称号,享受以下政策: 1.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资格并获评我校优秀营员(报考志愿与夏令营志愿一致),免复试直接拟录取(接收专业目录参考附件1《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招生计划》,最终录取将以中国医科大学公布的2025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计划为准); 2.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优秀营员(报考志愿与夏令营志愿一致),考试成绩达到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同等条件下优先进复试;通过复试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注:同等条件下是指总分及单科分数均相同) 六、申请材料 (一)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2)1份; (二)个人陈述1份; (三)本科阶段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或院系盖章)1 份; (四)成绩排名或综合测评排名证明材料(由教务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盖章)1份; (五)各项获奖证书复印件或其他获奖材料(如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或其他原创性工作成果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七、 申请方式和程序 (一)电子版申请表(附件2)、信息汇总表(附件3)、个人陈述、本科阶段成绩单、成绩排名、综合测评排名证明材料、英语六级成绩单及其他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各项获奖证书或其他获奖材料与电子版学生证发送至snyan@cmu.edu.cn,邮件名为“2024年暑期夏令营-姓名”,发送截止日期为7月26日; (二)纸质版材料拟录取后补交,请于9月3日前寄达。邮寄地址拟录取后通知。 (三)我院将在收到电子版申请材料后的4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审核工作;2024年8月1日之前收到参营通知邮件,即为本次夏令营正式学员。我院会电话通知确认,请保持手机畅通。 八、活动的内容、日程安排和要求 (一)报到时间及方式:请于8月5日到达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B103进行现场报到。(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 (二)活动内容:夏令营期间将安排营员学院介绍、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参观中心实验室和考核等活动。 (三)考核选拔:面试。考核方案参照《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 (四)日程安排: 8月5日8:30现场报到,地点: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B103 09:00-10:00 学院介绍 10:10-11:10 参观学院实验中心平台 13:30-16:30 与导师面对面交流、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