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组概况:
这是一个追求卓越的团队,拥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完备的科研设施,勤奋上进的团队成员,以及国际领先的科研基础;
这是一个交叉融合的团队,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不同研究领域,团队成员可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这是一个兼顾基础与应用的团队,课题组除北大主体研究团队之外,还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设有专业的研发转化工程师团队,将有助于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完美结合;
这是一个温馨热情的团队,团队成员科研热情高涨,如兄弟姐妹一般,在科研之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让科研生活变得饶有趣味!
一流的科研团队,一流的科研平台,共铸科研之路的美好未来!期待你的加入!
导师简介:
王路达,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课题组为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及北京大学纳米化学中心的成员。王路达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以来,有多年从事微纳米碳材料在纳流体、微纳传感器和分离膜方面的研究经验。发展了一种在石墨烯及二维超薄膜上制造亚纳米孔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气体通过亚纳米孔的输运机理,首次实现了分子级别气体的流动调控,证实了高强度石墨烯膜在高压应用中的可行性,为未来制造新一代拥有分子高传输量、分子间高选择率和膜高机械强度等优异性能的分离膜和微纳传感器提供了材料支撑。开发了引入(亚)纳米孔的解耦合刻蚀方法;提出并设计了仿生质子孔和仿生钠离子通道;实现了大面积纳米孔单/双层石墨烯分离膜,并成功应用于膜式总有机碳分析仪中。在微纳检测、血液透析、海(咸)水淡化、气体分离、生物分子分离和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交换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兴趣和方向:1)分子级别流体输运,2)气体、离子分离基础研究,3)气体微纳传感器、离子微纳传感器,4)清洁能源的气体分离、海水淡化及水处理、生物医学中的分离应用。发表文章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 (三篇,其中两篇为一作),Nano Letters(四篇,其中三篇为一作/通讯),Advanced Materials(三篇),Science Advances(两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三篇)和J. of Membrane Science等。在多所知名大学作学术邀请报告,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宾州州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担任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CS Nano, Nanoscale, J.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Nanotechnology, Langmui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多个杂志的特邀审稿人。
详见相关网站:https://www.ime.pku.edu.cn/szll/rygc/w/1319064.htm
http://www.aais.pku.edu.cn/duiwu/showproduct.php?id=197
http://www.chem.pku.edu.cn/cnc/cn/zxcy/jy/556202.htm
招生类型:
具有保研资格的直博生;具有硕士学位的考核制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1. 微纳机电系统、微纳传感器;
2. 纳流体基础研究;
3. 与石墨烯分离膜相关的应用研究(依托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招生要求:
1. 有科研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具有物理、化学、电子、材料和工程等扎实的相关专业背景;
待遇:
博士生:待遇参见北京大学相关规定。
团队优势:
1. 本团队拥有国际领先的科研基础、浓厚的科研氛围和温馨的团队文化;
2.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设备近亿元,是全国功能最全的微米/纳米加工平台;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大型公共实验平台,设备总值逾1.5亿人民币,几乎涵盖微纳米相关研究的所有设备;
3. 本团队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众多教授有合作关系,对于在本组工作优秀者可推荐去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或工作;
4. 课题组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拥有专业的研发转化工程师团队,有机会结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开展相关的产业化技术探索和技术转移,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
联系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等相关信息发送给王路达教授,邮件标题注明:博士生+姓名+毕业学校。初选通过后,将邮件通知候选人参加面试。
邮箱:Luda.wang@pku.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