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凡尔赛式爱情”和“凡尔赛文学”在全网爆火,在身边的大家纷纷学习“凡尔赛体”的时候,众多保研er就莫名成了大家口中的“带凡学家”。作为一个成功上岸的保研er,深入研究了“凡学”之后,我发现——保研er乍一看好像真的挺“凡”的……(此处应有狗头保命)
场景1:和学弟学妹出去玩,闲聊ing
学妹A:XX(明星)的票可也太难抢了……
学妹B:追星真的太难了,我怎么就就不能和我爱豆住一个城市!姐姐读研以后
我:真的欸!本来我不想去XX大学的,它的宿舍有点让我担心,最后选择这个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追星方便,为了追星我也太拼了吧……
这味儿……是挺“凡”的吧
场景2:阳光明媚的早(zhong)上(wu)
两个保研er在床上聊天
我:啊!你也没起啊,宿舍怎么就咱俩了…
室友A:(保研学校比我好多了的大学霸):我保完研以后一次也没早起来过!闲的我要发霉了!
室友B(考研室友刚刚吃完午饭回来):你俩能不能不拉仇恨了!
这话说的,我自己都觉得“凡尔赛”要素过多。
或许在室友和学弟学妹的眼里,能保研的人幸运爆棚,从此高枕无忧,或许就像有些住在凡尔赛宫里的法国贵族,再或许就像那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不知人间疾苦。
可是,保研er为什么“凡”的不自知,又凭什么这么“凡”呢?
对于保研er来说,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的学习节奏和习惯,认为学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优秀也自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好好学习不仅是期末复习周的特定冲刺,不是六十分万岁,而是努力学到更多,考的更好。
另外,世界总是这么无情,保研er的好朋友,往往学习也不会太差,这就是朋友圈互相的影响。他们周围的同学都这么优秀,因而也会认为自己的成就也不过稀松平常。
但保研er,他们“炫耀”的并不是任意挥霍的金钱,也不是偶像剧般的爱情,他们有的,是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和能力。这样的东西,是难以想象和编造的,毕竟谁也无法靠想象拿到优秀的成绩单,更无法通过想象取得自己心仪的offer。
大家都说保研er是“凡学家”,也没人不想要“凡尔赛”式保研,提前拿到名校入场券。可根据努力守恒定律(别查了,我说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每个人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样的,只是时间早晚的区别。保研和考研最终想达成的目标是一样的,那么所需要的付出也是一样的。
众所周知,考研人难。距离考研越来越近,我身边的考研人也越来越苦,越来越焦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在书山题海里埋头苦战,还要经历着漫长复习周期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我曾经见过每天十一二点还在自习室学习的他们,曾经见过在图书馆的电话间接完妈妈的电话就默默流泪的他们,曾经见过早起在窗台前背书的他们,也曾经见到过初试前一夜还在做最后的复习的他们。
但是很少有人提起的,是保研人的难。大家只看到每年9月28日(今年比较特殊)刷屏的待录取朋友圈,只看到保研后“凡”的一瞬间。却很少想起保研er想要得到推免名额,得到名校的青睐,就必须要在前三年里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凭什么他们能有令人羡慕的成绩?这只是是在考场上的灵光一现,或是赌老师对同学的“爱”?只是他们课下用来学习的时间是他人所不能及。
所以,凭什么他们能有那么多的竞赛大奖?这都是运气吗?只是每个改计划书、做数据的深夜别人未必能看得到。
所以,凭什么他们能有论文代表作?这仅仅是学术天赋吗?只是他们在别人敷衍作业时认真查阅研究了论文篇章结构、书写方法,了解了学术前沿。
所以,凭什么他们能在面试时接住老师的问题?这仅仅是会临场应变吗?只是平时里的相关知识他们也有做过了解,对面试可能的问题做了充足的准备。
所以,保研人的“凡”,凭的是漫长岁月中的积累和努力,而不是所谓的“凡尔赛文学三要素”。
写这篇文章,我并不是想炫耀保研人的优秀,也不认为考研就不够优秀。相反,我是因为看了身边考研学姐学长们的鏖战,发觉自己并不是一个大考型选手,也没有能坚持那么久的毅力,才决定要好好努力去保研。当然我也不是说所有的考研人都没有在之前努力,可能很多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与保研失之交臂。
我想说的是保研人和考研人最大的区别只是努力时间的前后或长短。保研er只是比考研er上岸了几个月,只要是最后获得成功的,就都有真“凡”的资本。而每一个学习路上的“凡尔赛人”,在“凡”得轻描淡写的背后,都需要足够多的努力和付出。
最后,希望每一个考研人和保研人,都能在六月拿到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文末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