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微信,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保研论坛微信公众号

关注
微博

联系
商务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联系

个人
中心

个人中心

Individual center

快速
发帖

顶部
查看: 11913|回复: 1

[联系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智网课题组招收2021年入学研究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2

回帖

214

积分

登堂入室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发表于 2020-6-4 0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智能网络系统课题组招生
一. 课题组基本情况
密西根学院智能网络系统课题组研究领域属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与系统方向,主要从事云计算,边缘计算,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网络经济学, 物联网应用的研究,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和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筹学,博弈论等领域深度交叉和融合。

招收计算机科学硕士,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博士。2021年为课题组首次招生,研究生可以和导师定制化交流节奏,支持频繁的一对一, 面对面学术交流,讨论和指导。课题组和香港,北美多所高校交流频繁。所研究方向为当前学术界和业界最前沿方向,业界需求强烈,学术界交流活跃。研究课题多面,研究方法多学科融合,故而所涉及课题既可适合喜欢动手编程的同学,也可适合喜爱理论推导的同学,或者两者兼顾。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和联合培养,和国际一流高校的学者开展合作。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足,给学生提供有竞争力的津贴。所在密西根学院国际氛围浓厚,课题组学术氛围浓郁。
更多信息参见教师主页或邮件了解更多详情: http://umji.sjtu.edu.cn/faculty/zhu-yifei/
夏令营报名参见:http://umji.sjtu.edu.cn/cn/events/2020-0527-1604/

二.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云/边缘计算,大规模视频分析系统,联邦学习中通信优化,网络定价及经济分析

三.基本要求:
直博或者硕士:本科大三学生,本科为双一流高校,成绩优秀,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能够获得推免资格。有编程项目或学科竞赛经历,数学建模比赛经历会成为加分项。课题组主要考虑直博和硕士毕业之后计划出国深造的硕士申请者,学术导向为主。

四.专业要求:
课题组所从事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接触紧密,研究课题及方法讲求多学科融合。希望申请者有良好的数学背景和编程能力,计算机科学,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均可申请。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编程能力扎实,学习能力很强,且对课题组相关课题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专业不限,皆鼓励申请。

五. 感兴趣的同学发邮件到
yifei.zhu@sjtu.edu.cn 来信请附简历和成绩单。
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于2006年在上海成立,由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两所顶尖大学共同创办。建院十多年来,交大密西根学院一直秉持“全球视野、交叉学科、创新为道、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学院通过融合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特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密西根学院教育模式,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学院所设机械工程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获得国际最权威的ABET(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所有课程均采用英文授课。目前学院有57名全职教师,教师或毕业于或曾任职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外籍学者比例超过二分之一。自2013年第一届硕士毕业生以来,近30%会在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另外70%在世界500强企业(如上海大众、GE照明、上海电气等)、上海研究所、知名高校成功就业。自2015年第一届博士毕业生以来,近30%进入政府,教育,科研机构,另外超过30%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电子产业就职。学院研究生扎实的专业背景、出色的双语能力以及对美国文化和沟通方式的精熟程度都使他们受到大学和雇主的青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2

回帖

214

积分

登堂入室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0: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目前还有硕士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保研论坛-保研信息分享交流平台 ( 京ICP备2023020782号-1

GMT+8, 2024-11-15 1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