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 敏 本科院校和专业:安徽大学 新闻学 保研学校和专业:武汉大学 新闻学 培养方式:学术型硕士
我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已成功保送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方向是新闻业务。
回想起来,虽然一路比较辛苦,但是去武大面试的时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能够被武大新闻学专业录取主要得益于我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
因为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下的时候,我就报名参加了校报《安徽大学报》学生记者的公开招聘,并成为报社中的一员。
整整一年时间里,我跟着学长学姐一起采写稿件、设计报纸的选题策划,作为报社一员全程参与报纸的前期制作,组织参加了十一国庆节专题策划、新年特刊策划和稿件采写、新生特刊制作等,从人物专访到事件通讯,从老师到学生,一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很多收获,能够独立地完成采写任务,基本掌握了校报的整体工作。
大二下学期,凭着一贯以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成功竞聘为校报副主编,在宏观层面上管理报社的日常运行。
因为是校级刊物,所以没有运营方面的烦恼,我的任务就是管理整个报社所有学生记者平时的工作和报纸选题策划、报纸版面及稿件校正。处在管理层,带领20多名学生记者,在面对重大事件的采访规划时,更需要有统筹全局的魄力。任职期间,我组织了校第五十一届运动会、校77、78级校友特刊、清明专刊、端午节专刊等大事件的报道。在《安徽大学报》担任学生记者和副总编,使我学到了很多,锻炼了很多。
但是,作为一个学校的校级刊物,它更多的是一种宣传色彩,而少了社会媒体的商业气息。大二暑假,我进入安徽省省际都市报《安徽商报》实习,才算是接触到真正的媒体,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商业气息明显重于学校的刊物。
虽然报社秉持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但亲身经历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很多东西其实和学校里的教学有很大差异,学校里的教育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新闻观念。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在不知不觉中,我慢慢发现原来学习的知识在脑海里更加明晰起来,一个暑假的实习也使得我的采写能力更上一层楼。
从保研开始到结束,我做了很多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发表论文、查询学校、联系学长学姐……我以前从未刻意整理自己的实习经历,只有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才真正回过头将其一一梳理,然而正是这些实习经历成为了我进入武汉大学的敲门砖。
面试时,老师的大部分提问都围绕着新闻业务实践,主要是根据新闻专业主义这个知识点让我结合自身实习经历谈谈。整个面试过程气氛都比较融洽,面试结束的时候,我心里就已经有了大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