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执念:帝都四校法学院保研心得
文/11带着一点北京的执念,加上各种难以捉摸的形势政策,最终保外之旅定格在北京四校,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四校法学院。六月至今,只有忐忑,从无后悔,一路走来,是脚踏实地的胜利。个人情况学校:某前十985高校专业:法学院法学成绩:7/220英语:六级555,雅思6.5获奖:国家奖学金、优秀团员、全国模拟法庭优秀奖、若干个调研比赛三等奖科研:结题一项省级大创、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与专业方向有关)参与夏令营及推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夏令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夏令营、清华大学推免、北京大学法学院推免最终去向:清华大学
关于保研的准备、自我定位,这些经验已经很多了,根据我自身经历,主要分享一下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是海投好还是精准投好,精准投的文书注意事项有哪些;二是一个专业还是多个专业,能不能同时准备法考;三是学硕还是法硕。
一是海投好还是精准投好,事实上二者并不冲突,关键要看你选择的专业方向是什么。在每一个学校投递之前,我都会对文书稍作修改,但因为不曾改变过专业方向,整体改动不大,奖状、科研成果等资料都已经全部扫描分类存档,就等于是挑选合适的材料进行打包,对应发送。
海投是基本策略,精准是基本态度,二者并不冲突。为了增大把握,建议在报名学校截止日期之前都投一投,资料稍微改一改,但录取标准一般都是看成绩以及看你竞争对手的成绩。
上交、浙大等学校的夏令营,基本上是看绩点取人,如果跟你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排名比你靠前的同学报考了,那除非名额足够,否则机会就不大了。
上交、复旦、浙大我都投了报名表,全都没进夏令营,加上没有明确推免通知或者明确指出推免不招学硕,我并没有机会到包邮区转一圈,兜兜转转还是在北京。但是,部分院校还是会看个人陈述内容的,比如人大,会综合考量你所获的奖项、科研成果、英语能力。
精准投的文书,要考量你报考的专业有哪些老师,他们研究方向有哪些、偏好是什么。比如中法史的老师偏好古文能力强的、热爱经典读物的,如《诗经》、《论语》这些,你就要从自己过往的经历中寻找出相关的内容,课程或者是读过的书都可以;比如有些学科非常强调语言,如果英语一时半会上不去,可以补一补小语种或者是大方言,又或者是学习法律英语、口笔译等专业,去一趟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海外交流(部分世界名校如牛津剑桥都有这种项目),这是补缺最快的办法,但雅思托福和六级还是硬通货。
总之,最好心底已经确认要追随某位老师,并精准地将自己的经历对应这些老师的研究专长,这样如果有幸被老师看到你的陈述,那入选概率会增大不小。
二是选一个专业还是多个专业,我个人是一路走到底,只选了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的优势学科是不一样的,但对于清北人来说,任何的专业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并不需要特别纠结,重要的还是自己喜欢,读的下去。但同时准备多个专业,甚至一并准备法律资格考试,对热门法的考生而言影响并不大,对理论法的考生影响比较大。
以人大为例,法考的民商、刑法、两大诉讼,都是热门法考核范畴,这在法考中也占比很大,同时准备并不会影响,甚至颇有助益。对理论法的而言,同时兼顾压力则比较大,所以我并没有参加今年法考(虽然时间上不冲突),但之后的同学可以考虑先考个客观题,这个通过率高,并不需要很全面的准备。
事实上我也是今年五月才确认自己想读的专业方向,既然定下来了,就没有再更改过,个人认为这种备考状态还是很理想的,但心底一定要有一个dream school,并用着最高的标准去准备,但要意识到,每个学校肯定还是有差别的。
比如法大法学理论的比较法,就没有任何比较法的题目,考的都是经典法理知识比如韦伯“科层理论”这些;人大比较法考的是案例分析,自我发挥空间非常大,没有涉及到理论应用;北大法律史考的非常广泛,中法史、中法思、外法史、西法思各一道,难度较大;清华比较法每年情况不同,可以选择中法或外法,据闻也出过比较法的题目,整体不难但想要出彩很难。
我自始至终只用了清华的教材,此外读一些业内经典的书,走到哪个学校都是可以用的。
三是学硕好还是专硕好,其实也看专业,理论法不建议读专硕。理论法未来的方向虽然广泛,但还是以研究为本,攻读博士还是倾向于学术型硕士出身多些,部分公务部门要求的也是要学硕。
近年专硕制度越来越完善,想早一些毕业、学更多实务的同学不妨选择专硕,上交的法科特班是法硕中的精品,人大也有专门的律师学院,但据了解北大和复旦今年专硕不再提供住宿,费用上多一层考量。
再次致谢保研论坛中各位不知名的分享者,你们是光。
感谢分享,好厉害 感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