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理论保研经验①——需要做六边形战士吗
马理论保研在入营筛选上还是有一点点特殊之处的,马院保研筛选入营基本上就由两项决定:本科学习层次➕排名。英语基本要求不高,科研基本上只在面试里有用,算是锦上添花,但也无法对入营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当然你作为本科生要是能发出c刊的话,当我没说[暗中观察R])。具体如下:
首先就是对英语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甚至在大部分的top985院校,六级过了500就都不很算减分项,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刷高,有益无害,特别是部分二级学科(特指国外马和近代史)还是很看重英语的。
其次是各类竞赛活动在入营筛选中作用有限。
(当然如果竞赛活动是马理论学术性比较强的另当别论,比如大挑科研类成果,社区党建社会实践等,面试中还是挺有用的,在初审筛材料环节作用也有限)
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如果不是保支保资,用处不大
科研经历:
首先还是要说明,科研经历在初审筛材料环节依然没啥用(要是有c刊当我没说),意思就是:如果你是985第一,其他啥科研活动经历都没有,依然无往而不利;如果你是bg和rank弱,哪怕科研奖项很丰富,也不能改变入营结果。
复试有用。这里的有用,主要指的是:这些科研给老师提问的抓手和切入点,或者说给老师提供一个提问范围,这些是你可以提前预设并深入准备的。从而避免老师漫无目的提问,这样的话范围过于广,会增大复习难度。
具体来说,科研主要包括以下三项:论文发表,项目,论文比赛或论坛 11 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