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科技与文明”(2022)夏令营招生通知
原文链接:http://ihst.imnu.edu.cn/info/1022/1512.htm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科技与文明”(2022)夏令营招生通知
“科技与文明”夏令营旨在促进高校学生对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了解,为有志从事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哲学相关领域研究的本科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实践场所。一、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简介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前身是198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和2001年成立的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是中国最早建制化的科学技术史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始于1956年,由著名科技史家李迪先生开创。研究院现有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学位点和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点。1978年开始培养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2006年获批博士学位点,2012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与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9年以来获批建立科学技术史院士专家工作站、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传统工艺研究基地等三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1986年数学史学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重点学科,2007年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先导型研究中心。2011年科学技术史学科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2016年,科学技术史学科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学科。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位列全国科技史学科第三,是内蒙古自治区获评等级最高的两个学科之一。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史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研究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善于攻坚、学术交流广泛、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团队,被誉为科学技术史“呼和浩特学派”。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科学技术史学位点现在专兼职博士生导师16人;本校院外从事科技史研究和教学人员20人左右,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2010年科学技术史学科群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也是首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2014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多人次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111人才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等。团队成员多人次担任国际数学史学会执行委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学会和专业委员会重要学术职务。研究院设有数学与天文学史研究室、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室、技术史与物理史研究室、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室、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并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本院共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中心。研究院还建有专业的科技考古实验中心、文献中心、科技史博物馆。2015年以来,团队成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等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近两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出版著作、译著27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报告论文300余次;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邀请并受邀到国际、国内相关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多次。二、活动内容活动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史料研读、田野考察、沙龙漫谈等结合的形式。三、学员待遇1、免收学费,承办单位负责往返旅费(高铁二等席标准)、食宿费、讲义资料费、考察费等。2、夏令营结束后,合格者将获颁结业证书。优秀学员若报考学院研究生,同等条件将优先录取。四、活动时间与方式7月上中旬,具体时间与方式第二轮通知发布。五、申请1.招生对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专业不限。2.招生人数:20人左右。3.申请材料: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班主任或任课教授推荐);能体现自身学术能力的其他证明材料。4.申请方式:hmweixg@163.com,邮件命名为“姓名+学校及专业+内蒙古师范大学夏令营申请”。5.申请截止时间:2022年6月15日。6.录取通知:以电子邮件通知录取情况。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2022年3月22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