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否提前联系导师?怎么甄别老师信息?邮件模板
关于保研考研是否提前联系导师?怎么判断老师是搞学术还是搞项目?待人如何?少走弯路的经验贴,请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这里补充一下不管是考研还是保研成功之后选导师的这点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关于联系导师:如果是选导师之类的问题,建议大家都慎重些,除了联系老师,还要多方打听一下,一般好的导师都不缺生源,很多同学都会提前邮件或者电话联系导师,所以等到开学导师见面会的时候,有些导师可能已经没有名额了,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尽可能打听和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尽快联系导师;附上我之前通用的一个邮件模板,仅供参考。
http://www.eeba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9/29/193717y1ryqiuit6udfmq1.png
关于导师研究方向:很多老师在官网的研究方向都没有更新,现阶段研究方向很大可能已经换了,比如看到官网写的“企业战略”方向,可能是几年前在研究,现在在研究可持续供应链。切记上一点,尽可能了解情况,不要让自己误入师门,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
关于导师信息甄别:很多导师的个人资料都写的天花乱坠,我们常常因为年轻被蒙住了双眼,大多数老师的信息资料都会包含职称(教授、副教授)、博导、硕导、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书籍、主持的项目这几项。
①先看老师是博导还是硕导,如果都不是,那他/她就不能带你们;
其次看老师的一些职位和职称,比如副院长、系主任这类一般比较牛;
②看看发表的论文,看是否是一作是否是亲笔,很多老师的论文都是学生写了发表,老师揽一作,要学会区分,也要看发表年限,看看近几年是否有产出,进而可知老师是否还在搞学术
③再看看出版的书籍,一般老师都喜欢出书,基本都会有,你们可以通过看老师写的书来评估这个老师的情况
④最后看项目,这里要指出一点,很多搞学术的老师,接的都是国家社科、省社科,更牛的一些青年老师是面上项目,而很多重心偏向吸金或者和企业交流的老师,参与主持的项目多数是冠上了企业名字的项目(很多都挺水,喊学生来做的,其中也有一部分老师亲力亲为),看项目金额、等级和具体可查到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老师近年可能接项目的概率和情况。
特例:如果你所中意的老师是研究领域内的名人,知名期刊的御用审稿或者是杰青优青一类的大牛,那还选什么选,赶紧抓紧时间抱大腿吧!
有读博意愿的小伙伴一定要选择学术型的老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过来人tips并不是所以项目都能学到经验知识,一不小心就容易成为老师们免费劳动力哦,所以一定要打听清楚再进师门哦!
希望学弟学妹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