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曲折,多点机遇——给亲爱的你
每一点经历都会让你离梦想更近一步;每一点努力都会让以后的你感谢曾经的你。准备出国的路很长,找准目的地,看清指向标,一步步走来会发现,曾经的脚印值得留念,未来的生活值得憧憬。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就读院校:南京大学商学院本科就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GPA:85英语: IELTS 6.5(仍在刷分)实践活动:交通银行、LG、广告公司实习、南京博爱勤善残疾人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南京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内河港与海港发展比较研究”)科研:虽然没能自己申请到科研项目,但是经常性组织一些国家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进行交流,并且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预录取院校:华威大学、伯明翰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杜伦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最终选择:未定
一些弯路在步入大学之初,就定了出国读研的目标。现在想来当时也是年幼无知,没有太多的思考,只是告诉自己四年之后一定会在异国继续求学。确实,根本没有真正的分析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国外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我以为,美国就是自己选择。
大学第一年,浑浑噩噩地过去了,因为有了出国的打算,所以暑假报了托福的培训班(早就听说北京XDF的老师都是段子高手,迫不及地想去见识一下, 休闲之余才是学习)。和大多数同学想的一样,以为很早地开始准备,或许以后注定要忙碌的日子里,自己可以轻松一点。但是,于我而言是彻彻底底地错了。
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却很少在短时期内一门心思去做点什么的人,所以,在刚开始接触托福的时候就常常抱着以后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可以让我慢慢考,并不急于现在的想法。之后的日子里,也经常会纠结:“什么时候报场考试呢?”“还是先别报了吧,我还没有准备好呢”于是乎,一年之后才去考了第一场托福。这样拉长战线,没有高强度的备考,完完全全是战略性失误,结果可想而知。
每个打算申请美国商科的同学都知道,单有托福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我又去报了GMAT的培训班。其实,GMAT的准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在我看来,它比托福更容易上手,没有听力,不要做TPO,所以不会一开电脑就看视频,刷新各大社交网络,对我这个既有拖延症又没什么自控力的人来说也算一件幸运的事。记得当时上课除了OG还发了XDF的蓝皮书,跟着老师课堂上讲的重点和技巧解题,正确率还是很有保障的。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大家报名培训班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部分类型的班级老师有时只讲讲词汇,并不会讲全所有题型,因为他们觉得在这之后你肯定还会再报“强化班”“点题班”之类课程,到时候自然会有老师系统讲解。我个人比较推荐去北京上,师资力量比较强,效果会更好。
众所周知,只要报过语言类培训班,不管在哪里,一定会有中介频繁的给你打电话,这已然是被实践检验了一次又一次的真理。所有之前的一切,在我接完一个电话后全都变成了泡沫。当时一家中介给我打电话,只是简单问了我几个问题,比如:准备去哪个国家,打算学什么专业,对学校排名有什么要求之类, 可是就这几句,一下点醒了梦中人。因为我的研究生阶段准备继续念人力资源管理,但是美国TOP50的大学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寥寥无几,而且除了南加州外其余学校都没将人力资源设立在商学院下面,比如:康奈尔、明尼苏达。之后的两天,我好好地思考了一番人生,最后决定:弃美从英,一切重头再来。
学校选择
对于目标的确定,因人而异。很多人会说研究生阶段,专业排名很重要。如果你仅仅是想拿到学位之后回国工作,那么综合排名高,名气大的学校应该首先纳入考量;如果你是倾向于留在国外,或者本科毕业直接出去念博士,那么本土化、专业排名高的院校或许更合适。当然,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地理位置、学术环境、周围物价以及自己未来规划等都需要放在一起加以权衡。如果有必要,我建议还可以用SWOT来分析。
有了曾经的教训,之后我认真地研究了英国的院校和专业,欣喜地发现: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中,美国37所,英国17所,并且英国大多数学校都在研究生阶段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另外,众所周知,英国的学校比美国的更好申请,基本只要IELTS就足够。我是一个爱偷懒的人,所以即便当时已经开始准备GMAT了(G5学校是需要的),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转而投入雅思君的怀抱。
申请准备英国的申请开始时间很早,和香港差不多,一般在九、十月份就要做材料。由于英国的学校都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所以,即使申请人自身条件再优秀,一旦错过了申请时间,很多学校都不再接收,尤为可惜。我的申请材料是大四前的暑假开始准备的。
成绩要求基本的语言成绩我就不多说了,每个学校在官网上都会有详细要求,IELTS 总分、小项分不同专业也是不一样的,商科基本都要求6.5以上。GPA是英国学校非常看重的一项,尽管国内学校的算法各有不同,但英国在接收到申请人成绩单时会自己按百分制再算一遍。他们在意申请人的本科出身背景,对985,211院校和其余院校同学的成绩要求不一样,80、85都是一道坎,因此不管怎样,成绩越高越好,一门课都别放松。如果学分绩不是很高,但在院系或班级中排名比较靠前,那最好到学院办理一份排名证明,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实习证明由于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会申美国,因此对个人经历方面比较注重(美国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较英国来说会高)。从大一暑假开始,我每年都找机会实习, 所以申请的时候是一份交通银行、一份LG、一份广告公司的专业相关的实习证明。虽然不够牛,但是已然够用。经管的同学,最好能够有世界500强,咨询公司、四大的实习经历,这些含金量都很高,在申请学校尤其是美国学校的时候很有竞争力。
校园经历
在这方面也是,英国学校虽然没有美国那么看重,当然有总比没有好。我在大一暑假期间申请到了一个实践项目进行调研,获得了“最佳调研奖”,大二参加了两次比赛,大三担任了SRTP社的社长,三年中经常性参加一些志愿活动外加一次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这些经历虽然逐个来看微不足道,但是累加起来,在申请中会大放光彩。所以大家平时务必保管好荣誉证书、各种经历证明,申请的时候是要扫描原件给学校的。
文书写作从以上这些内容,大家想必也看出了其实我很懒,所以我的文书基本也是给中介写的。但是,要清楚,不是把所有的事情交给中介就万事大吉了。中介的文案老师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并且跟它们也不熟,我们想要什么风格的文书, 哪里着重突出哪里一笔带过,他们都不清楚。记得当时我的中介先跟我要了PS的中文材料,过了一段时间再给我英文稿的时候,我简直目瞪口呆。或许是我给的中文素材很全面,所以中介几乎是整篇逐句给我翻译了过来。当时心情跌落到谷底,失望中还略带愤懑。
于是我自己在网上找了很多案例,还去书店看了大量文书范文的资料,之后又跟文案老师不断沟通,整体思路,个性化的一些方面一再斟酌,反复修改之后才定稿。所以找中介后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可以撒手不管,静候佳音了,一遍又一遍的检查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自己的未来,如果自己都不负责,谁还会对你负责。
中国学生的推荐信90%都是自己准备好,然后拿去请推荐人签字或转发的。我找的推荐人是我们系的系主任和任课老师(两位都是教授兼博导),因为找从没见过面或者不了解你的校长、院长来推荐,不如找认识你、了解你的教授,这样至少推荐信写出来是有具体事件、内容支撑的,不至于太过空洞。但如果你曾有机会出国交换,那么请好好珍惜,尽量表现出色给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争取拿到他们的推荐信,想必价值大家都知道。
关于留位在拿到offer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学校会要求交留位费,实则相当于订金,在去学校报到之后会抵充学费。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缴付,就被视为自动放弃录取,但缴了费之后不去读,钱也不会退还。大家在关键时刻需要考虑清楚,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像格拉斯哥的留位费要2000磅,因为我本来也不太愿意去, 所以没有缴。
感 悟对于出国,我个人建议,语言成绩越早考出越好,有拖延症的同学要早点治疗。找中介的时候货比三家,不要轻信一些所谓的申请“成功率”,对比各家过去的案例相当必要。千万别迷信“品牌”,因为不同机构在各地区实力有所差异,我的中介在南京虽然名气不算大,但老师很负责,结果出得也很快,效率相当高。从决定出国到拿到offer是一条漫漫长路,在此期间,要抵制很多诱惑,享受寂寞与孤独。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寻找些一起奋斗的小伙伴,分享心得,相互勉励。有时候共同畅想一年后完全不同的生活,有期待有忐忑,又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编者的话保研也好,出国也罢,一颗平稳的心态、加之勇于尝试的态度都会让申请者在申请的道路上收获良多。相信自我,多多尝试,不仅可以提高申请成功的概率,也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此外,编者非常欣赏笔者在申请过程中寻找一起战斗的小伙伴,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抱团提升。
页:
[1]